當萬物互聯已經從概念化的云端逐漸落地走入實際應用,層出不窮的智能化技術又為這些應用錦上添花,而萬物互聯本身就已經讓傳統的設備、系統和應用實現變得愈加復雜,更何況智能網聯所勾畫的宏大愿景了,所以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芯片廠商尋求生態系統的助力,畢竟,在智能網聯的應用場景中,任何應用的推進都不是一兩個廠商就能搞定的了。
一個芯片廠商成功的生態系統都有哪些組成要素,什么樣的小伙伴是真正有益的,其實想想一個典型的智能網聯的應用也就知道了。近日在MWCS 2017上,ADI公司宣布與諾基亞上海貝爾就物聯網創新平臺應用簽署合作備忘錄。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Jerry Fan稱,ADI公司的優勢在于節點端的模擬信號處理芯片技術,而諾基亞上海貝爾則是云端數字技術的領導者,兩者的合作能夠保障智能網聯系統從節點到云端的無縫連接。
ADI公司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Jerry Fan
目前諾基亞正大力打造的IMPACT物聯網平臺是全球首個與芯片級深度合作并開放源碼的物聯網硬件平臺。這一融合設備管理解決方案可向8萬余種類型的寬帶、家居及物聯網設備提供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并可為NB-IoT及LoRa連接、視頻分析、智能停車等功能和應用提供支持。而ADI IoT物聯網平臺是完整的傳感器到云端的連接方案,該平臺支持與云端之間運行LWM2M協議棧,節點到網關之間支持WiSun/6LoPAN/MBUS等無線協議棧。平臺集成豐富的常用傳感器接口和開源硬件接口,無線通訊模塊支持多個頻段、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同時連接諸多節點、用于實現快速搭建原型產品,是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能農業、智能工廠等物聯網相關應用發展的強大工具。跟諾基亞上海貝爾合作,無疑為雙方切入更多的物聯網應用找到了有力盟友。
ADI公司展示的幾個DEMO很好的說明了典型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核心技術和特色。
ADI展出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ADI氣體檢測物聯網平臺
主要特色:完整的傳感器到云的解決方案,網關到云之間支持LWM2M協議棧,節點到網關之間完整支持ADI工業物聯網IIoT無線協議棧。具有功耗低:每分鐘發送一次數據,紐扣電池可以工作2.46年;傳輸距離長:發射功率在10dBm的情況下,可以達到約一公里的傳輸距離;可靠性傳輸:具有應答和重傳機制,并且無線傳輸的數據通過AES-128加密引擎進行加密,支持網絡同步等特點。整個氣體傳感網絡可以通過Nokia的IMPACT云平臺進行實時監控。
主要產品:ADI公司針對工業物聯網應用打造的超低功耗單片機ADuCM360以及低功耗、高接收靈敏度的窄帶無線收發器ADF7023/ADF7242/ADF7030-1。
主要傳感器:PM2.5、PM10、PM1.0、CO2以及甲醛傳感器
主要應用場景:針對工業現場、智慧城市、智慧家居,通過諾基亞IMPACT云平臺實時檢測空氣質量。
ADI FastStart物聯網解決方案
主要特色:完整的傳感器到云的解決方案,網關到云之間支持LWM2M協議棧,節點到網關之間完整支持WiSun無線協議棧。集成豐富的常用傳感器接口,無線通訊模塊支持多個頻段、采用模塊化設計、可同時連接諸多節點,用于實現快速搭建產品原型。
主要產品:精密微控制器ADuCM3029、低功耗RF收發器ADF7023
主要傳感器:溫度、濕度、加速度
主要應用場景:建筑物、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物流監測、智能農業(如監測溫濕度、照度、二氧化碳、土壤酸堿度等)、智能能源(如電動車、UPS電池容量監測)及工廠設備維護預警等。
ADI 無線監測人群流量解決方案 – BLIP
主要特色:ADI智慧傳感器的應用之一。傳感器端采用圖像處理的方式,實時監測人群流量,并且將最有效的、低帶寬的數據通過ADI工業物聯網無線組網協議棧發送到網關,然后網關通過LWM2M協議棧上傳至諾基亞IMPACT云端。大部分的數據處理在節點端完成,從而節省無線傳感網絡的功耗和帶寬。
評論列表
我要評論